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王豪)初冬,清晨6点,夜色浓重,寒意袭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机电1班学生张晓玲早早从被窝爬起,简单洗漱,吃上两口馍馍,穿上“荧光绿”,赶去学校食堂。
“还有一个多小时,同学们就来提早餐,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大家有序排队取餐。”张晓玲说,在通往学校3个餐厅的道路上以及餐厅过道里,每天都有100多名志愿者和她一道“上岗”,维持取餐秩序。
“同学请从这边走!”“取餐的同学,请注意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每天三次、每次一小时,同样的话语,张晓玲和其他同伴要重复上千次。
“说不累,肯定是假的。但当我看到同学们都能文明取餐时,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张晓玲说,她自己平素见着生人都不敢大声说话,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却帮她练习了胆量。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陇南师专取消一切线下教学活动,取消堂食,全员核酸检测,校园全封闭,用这些“硬核”措施保障着8415名师生的安全健康。关键时刻,千余名同学主动穿上“荧光绿”,铺就了校园里的温暖底色。
近日,甘肃各高校从严从紧从细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和张晓玲一样,不少师生挺身而出,参与志愿服务,织密“防疫网”,筑牢“防疫墙”。
最近,兰州财经大学62名大学生退役士兵迅速吹响抗疫“集结号”,以一份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
2019级会计学6班的张婷曾在部队担任“卫生兵”。在部队时,这个身材瘦小的姑娘,就从上课背理论开始,一点点锻炼着自己的技能。张婷说,“我怕针,但还是和两名新进卫生员结对,并在军医手把手的教导下,做自救互救、静脉输液、心肺复苏等训练,从零基础成长为合格的卫生兵。”
2019年,新疆伊犁疫情暴发时,张婷赶赴一线,每天推送防疫知识,统计战士们的体温状况,给隔离人员送饭,承担消毒工作……兰州有疫情后,她又主动请缨“逆行”,不畏辛苦帮医护人员搬运物资、维护核检秩序、通宵值班……工作繁忙,她忘却了严寒的天气,微信步数也常常超过2万步。
面对疫情来袭,曾服役于陆军某合成团的高亮,同样选择了挺身而出。某晚,在核酸检测现场,有同学突发身体不适,正是他和今年刚退伍的学生张强一起,及时将这名学生送到了校医室。接着,他又通宵参与了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没休息多久,又去学生公寓门口当起了志愿者。
“凌晨两点的兰财,全员核酸。月亮在夜空中看着我们有条不紊地排队等待,正是你们穿着军装指挥现场秩序的身影,让我们感到安心!”有同学这样表白穿着迷彩服的退伍学长。
自疫情防控启动以来,当地各高校的老师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有一对“抗疫”夫妻,伉俪并肩,守护着师生共同的家园。
10月24日,星期天,兰州石化大学接到通知,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学生处值班干部车泽伟立即行动起来,配合相关部门领取核酸检测物资,及时发布核酸检测组织工作预通知,按照防疫要求设立好检测点、检测通道、医疗垃圾收集点……
傍晚,天气越来越冷,可完成检测的学生还不到500人,医务人员也有些紧缺。车泽伟立马想到自己在医院工作的爱人,他拨通电话。孰料,刚从抗疫一线换休的妻子,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去学校做志愿者的请求。
“你俩都来,家里的孩子谁照看?”现场,医务组长询问车泽伟。
“没事,有老人呢,我俩都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车泽伟回答道。
就这样,车泽伟夫妻二人按照医务组的操作要求,穿上防护服,相互分工投入到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中。丈夫一次次扫码登记,指挥同学有序排队;妻子则忙着为学生采样;卡点处缺人,他俩又轮流值守,一直持续到凌晨。
在兰州石化大学,后勤处、保卫处、学生处等机关部门的教职工同样冲锋在前,加班加点,辛勤值守,做好学校师生健康安全的“守门人”……
“言传身教,是教师也是志愿者。”兰州石化大学党委书记周兴中说,疫情中,像车泽伟一样的教师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担当”“何为大义”的深刻内涵,不仅用自己的坚守和勇敢带给学生更多的力量和感动,还上好了一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思政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