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7 林东伟
编者按
《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下发以来,各级、各地团组织积极组织研讨,聚焦改革专项措施,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帮助团组织、团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改革方案,团中央学校部组织了部分大中学校党政领导撰写了有关评论,评论将陆续分期编发。今天带给大家的是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林东伟的评论,接下来就让团团带领大家一起来认真学习吧!
近日,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下发《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在共青团改革大局中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必须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忘初心,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价值目标,始终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强化战略思维,优化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思想政治建设,努力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高校共青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切实保持和增强先进性。要遵循青年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引导的客观规律,调动校内外多方力量,构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衔接的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的育人育才制度,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引导青年学生在党和人民事业的坐标上明确自身方位,坚定理想信念,引领青年学生成长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把服务青年作为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核心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联系服务青年学生是高校共青团的天职。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必须切实以青年学生为中心,突出重点聚焦问题,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心声,着力突出青年学生主体地位。要坚持从青年学生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挖掘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针对当代青年学生容易接触和接受新事物,热衷于信息产品和网络学习的特点,高校共青团要积极探索网络互动平台的运用,创新网络空间宣传渠道和表达方式,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加快高校共青团互联网战略转型。要善用青年学生喜爱的新兴媒体,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推动团学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战略理念和整体格局,增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时代感、吸引力、凝聚力和生产力。针对各类困难学生,高校共青团要大力提升精准服务意识,整合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资源,协同推进实施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精准帮扶工作。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和青年职工等群体,高校共青团要积极建立交流沟通平台和机制,加强联系服务引导,促进青年教师密切联系学生,形成高校共青团、学生组织、青年教师协同服务学生的工作网络,不断提升高校共青团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水平。
坚持把党的引领作为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保障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群团组织要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必须自觉坚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高校共青团要抓住机遇、勇于担当、大胆探索、深化创新,主动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进改革不仅是共青团自身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党委的重要职责,高校党委要把共青团改革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学校层面加强团组织建设和团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将团的建设纳入高校党的建设总体格局,推行团建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高校党委要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通过调整和优化高校中党与团、团与教师、团与学校、团与团员、团与学生、上级与下级团组织等各方面的基本关系,重构高校共青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使高校共青团成为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高校共青团肩负着促进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共青团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不断增强高校共青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服务好、团结好、带领好广大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