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系列评论之一
人生在世,孰能无梦?每个人都对人生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梦想目标。而人又具有鲜明的群居社会性,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人而至家庭、集体、社会、民族、国家,作为不同层次的命运共同体,也当然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和梦想目标。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都是新的历史时期全体中国人、中华儿女精神情感的“最大公约数”,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理想。
然而,梦想并不必然自动实现,团结才是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守株待兔终究是偶然的幸运,提出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并不必然代表这些目标就会自动实现,实现目标归根到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和奋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需要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历史经验和社会学的客观规律都启示我们,全社会要团结起来、能够共同奋斗的前提和基础是有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动员力、有强大的文化和精神凝聚力。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正是起到提供团结起来的思想利器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团结起来的指南针和动力源。比如,“中国梦”的形象表达,既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内心,又概括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提出后迅速得到了亿万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的热烈响应和衷心拥护,是在多样化的时代树立起了一面鲜亮的引领主流价值的旗帜。
团结奋斗局面也并不必然自动形成,过程中依然充满挑战。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有“集体主义”的文化基因和心理倾向,因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是在“大禹治水”等依靠集体力量战胜自然的共同行动中形成的,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核心优势。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人权思想的传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当代中国人越来越重视和追求个人价值、欠缺社会责任,传统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观弱化。我们要尊重这种多样化,但绝不能放任多样化造成国人思想精神上的一盘散沙状态,否则我们就是自废武功。“数量不等于力量”,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大清王朝的GDP在当时的全球处于绝对的第一的位置,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动员力和效率,我们民族依然经历了巨大磨难。因此,全面的国力既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强大的精神软实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攻坚期,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外部势力,有针对、有计划的“遏制”和“分化演化”图谋以及周边国家基于各自利益的各种挑衅,全社会迫切需要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来正确认识民情国情世情,正确认识形势和任务,真正在追求个人成长和价值的基础上,确立共同理想和共同行动。
全社会团结起来艰苦奋斗的重心和关键是青年一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当历史的车轮跨到21世纪,青年不仅是代表未来的力量,更加是重要的现实力量,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青年既是推动创新创业的主力,也是各种骚乱动乱的骨干。因此,只有我们的青年一代拥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素质,拥有自由发展的健全人格,同时又拥有团结奋斗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才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令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瞩目,但是,三个“没有变”的现实国情仍然客观存在,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还很突出。因此,青年一代要清醒认识到我们距离实现“两个100年”的目标和“中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团结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根深叶茂,源丰流长。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团中央在全国部署开展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就是要通过“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通过组织开展有形化、经常化的工作和活动,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和高校团学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以此打牢当代青年学生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将涓涓细流、星星之火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青春力量。(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 李骥)
用习近平八字真经导航青春
--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系列评论之二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去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殷切期望。四者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缺一不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传授给青年学生的“八字真经”,我们当时刻铭记于胸,付诸于行,用青春的臂膀扛起时代的重任,用青春的面庞装点祖国的容颜,用青春的笔触书写壮美的诗行。
勤学格物,让学习成为一种人生习惯。我们这代青年人正处在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和快节奏的时代变化面前,我们有限的知识积累总是相形见绌。青年阶段是人生系统学习的重要时期,这就需要我们在青年时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处理好“博”和“专”的关系。博而知其广,专而求其至,这样才能对知识的积累、对事物的表象穷其理、求其质、融其道。用积累夯实基础,用传统融会前沿,用思想触碰现实,让勤学格物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习惯。
修德诚意,让德行成为一种人生追求。古人讲“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是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注固然可贵,但在无孔不入的功利思想下仍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个人前途和国家民族发展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坚守和成就才更加闪耀。“我心自有大未来”的气魄担当固然可敬,但在纷繁多样的利益诱惑中仍能“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将远大理想和正确成长路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才更加亲切和厚重。格物更需格己,觉人先要自觉,让修德诚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追求吧!
明辨自持,让明择成为一种人生智慧。我们成长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量甚至比古人一年还要多,但更加丰富并不必然更加深刻。我们常常在信息与思潮的相互激荡里迷失自我,在理想与现实的相互碰撞中彷徨失落。今天的文盲不再是大字不识的人,甚至不是不会使用网络的人,而是徘徊于杂乱言论里忘却信仰的失己者,是沉溺于庞杂信息中无所适从的迷茫者。我们是用鼠标表达出自己最低沉的抱怨,还是用稳重的自持点亮自己的前程?我们是用键盘敲击着分分秒秒的空白,还是用从容的自信照亮我们的未来?时代等待着我们用行动给出答案。
笃实行久,让实干成为一种人生气度。有些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知行脱节似乎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形象”,很多时候我们恰恰忘了,每个实验的成功,都来自于拿起试管再来一次的坚持;每个事业的完成,都来自于埋下身子再细一点的执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春的深刻和精彩不在于名噪一时的轰轰烈烈,而在于水滴石穿坚持的浪漫,在于星火燎原的团结奋斗。
1932年的《东方杂志》探讨过梦想的中国,“工业化、电气化、自由平等的中国,国人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人可爱”,但那是一个梦想无处安放的年代。几十年来,正是一代代青年在坚定的信念下实现了“翻身做主”的革命梦,“自力更生”的建设梦和“变富变强”的改革梦。可以想见,2049年的天安门城楼上空,一定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到那年,今天的青年学生差不多60岁,将要退下工作岗位。我们一定会骄傲地讲:“百年中国梦的实现,有我的一份儿!”
(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张天译)
让真理的火炬照亮理想信仰
--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系列评论之三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最有理想的一个群体,向往对真理的追求。但人类社会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思想家们提出了难以数计的理论,可谓群星璀璨。究竟什么样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也就是说,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取决于它自身与客观符合的程度,并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
一百多年来,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接续奋斗中,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千百万先进的中国人的信仰和追求,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如毛泽东所言:“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之所以发生改天换地的巨大作用,就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就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发生了联系并被中国人民所掌握,否则,再科学的理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因此,理论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取决于接受者的自身状况,取决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对理论的需要和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中,鲜明指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今天拥有近9000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是由一群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青年人组成的。他们以青春之自我,组建青春之政党,开创青春之事业,经过28年的奋斗与牺牲,终于创建了青春的共和国。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新一代的中国青年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他们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到条件最艰苦的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以自己的热血青春为共和国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当代中国青年勇立潮头,开拓创新,以自己的激情和才智,为奋进的中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中国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牢固树立对科学理论的信仰,认同、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并自觉投身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
青年人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尖锐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面对一些错误思潮不断变换手法地诱导误导,青年人难免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思想困惑,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让真理的火炬照亮前行之路。为此,就要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自觉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自觉加强对基本国情和天下大势的了解,从而练就一双慧眼,看到真善美,识破假恶丑,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看待社会发展,以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分析社会现象,从而以高度自觉的责任使命意识,立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心中的梦想变成美好的现实。
(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 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