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发〔2016〕4号
关于举办陇南师专首届“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团总支、校学生会、各学生社团: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促进我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为学校升本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团委决定举办陇南师专首届“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创业改变生活 梦想成就未来
二、竞赛时间
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
三、组织机构
1、组委会
主 任:张建辉 王录全
副主任:蒲向明 何明耀 李晓江 汪 鸿 王江红
张明会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竞赛的日常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学校团委,张明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评委会
各项主体赛事评委由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或校内外专家组成,具体人员由组委会聘请。
四、赛事内容
首届“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共有3项主体赛事: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首届“丝路杯”大学生课外文学艺术作品竞赛、首届“青年之声” 公益创业大赛。
五、竞赛要求
1.参赛资格
我校2015年10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专科学生都可参赛。
2.组队要求
以创业团队的形式参加比赛,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每个团队可以有1名指导教师。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队,鼓励参赛同学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创业团队。对于跨学院组队参赛团队,由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团总支协调参赛团队。
3.项目选择
参赛者的参赛项目必须是一项具有一定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发明或服务(包括概念产品或服务)。其来源可以有两种途径:(1)参赛团队成员自己的或参与的科技发明创造、专利技术;(2)国家专利机构发布的专利技术产品(参赛项目的参赛团队必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材料)。
六、竞赛日程
1.竞赛启动(2016年3月)
公布竞赛方案、下发竞赛通知,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举办“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启动暨首场报告会。
2.学院初赛(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
竞赛初赛由各学院团总支承办。请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近两年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广泛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动员,并在同学中广为宣传,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组织指导本单位学生认真选题、联系指导教师、组成团队,对学生的创意进行初步评审等工作。请各学院于9月30日前,在进行本单位作品初审后,提交参赛作品。
4.学校决赛(2016年10月至2016年11月)
竞赛组委会将聘请校内校外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文本筛选以及公开陈述、答辩评审,评选出获奖团队。
5.参加全省、全国比赛
按照全国、全省组委会要求推荐优秀作品参赛。
七、表彰奖励
1.按各类参赛作品总数的10%、20%、30%,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对竞赛获奖团队、获奖个人、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组织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2.为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对竞赛获奖作品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3.参加全国、全省竞赛获奖作品的指导教师按照获奖等级认定相应的科研成果并给予科研津贴。
八、工作要求
1.各学院应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领导任组长,院团总支书记任联系人的竞赛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竞赛组织工作;各学院要结合大赛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机制建设工作,在对参赛项目和个人的奖励支持上,制定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活动奖励办法,吸引、鼓励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
2.各学院要广泛动员,认真选拔,既要保证参赛项目质量,也要扩大和提升大赛的参与面、受益面、影响力,努力为实现大赛的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3.各学院工作小组负责组织评委对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审查,择优推荐学院参加学校竞赛的作品,并于规定日期前报送校团委(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
联系人:张儒奎 联系电话:18293956622
附件1:陇南师专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方案
附件2:陇南师专首届“丝路杯”大学生课外文学艺术作品竞赛方案
附件3:陇南师专首届“青年之声” 公益创业大赛方案
共青团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
2016年3月17日
附件1
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方案
一、活动主题
锐意创新 迎接挑战
二、承办部门
团委 工会
三、组织机构
1、组委会
主 任:张建辉 王录全
副主任:蒲向明 李晓江 王江红 张明会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竞赛的日常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学校团委,张明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评委会
由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组成,具体人员由组委会聘请。
四、具体事宜
(一)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
1、参赛资格
凡我校正式注册的2014、2015级学生均可参加比赛。
2、作品内容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历史、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七个学科内),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篇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3)科技发明制作(分为 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比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科技发明制作必须附有研究性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或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参赛作品须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鼓励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
3、作品申报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每位学生原则上只可报一项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
(3)参赛作品涉及下述内容时,必须由申报单位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目在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上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4)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中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5)每部作品必须有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切实承担参赛作品的指导工作。
(6)各学院(含思政教学部)报送参赛作品总数不少于3件、不超过15件,每人限报1件。
(7)所有申报作品将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重复率不能超过40%(申报作品表格在学校团委网站下载)。
(二)时间安排
(1)4月上旬至9月上旬,作品制作和申报阶段。
(2)9月-10月,作品评审和表彰阶段。
(3)10月下旬,全省比赛申报阶段。
(三)大赛奖励
(1)本次竞赛将根据参赛作品质量,按比例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将在获奖作品中择优推荐30件作品参加全省比赛。获奖作品均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指导教师按获奖作品积分计算,一等奖10分、二等奖7分、三等奖4分、优秀奖2分、参与奖1分。校工会将对优秀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2)本次竞赛根据各学院组织情况及获奖情况设优秀组织奖(挑战杯和优胜杯)2名。优秀组织奖以获奖作品积分计算,一等奖10分、二等奖7分、三等奖4分、优秀奖2分、参与奖1分,凡报送够8件作品、获奖积分在30分以上者可参评优秀组织奖。
陇南师专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序号:
编码:
陇南师专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 品 申 报 书
作 品 名 称:
学院 全 称:
申报者姓名:
类别: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说 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6.作品申报书须按要求由各学院统一报送。
7.其他参赛事宜请向团委咨询。
A1. 申报者情况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学院审核意见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
报
者
情
况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学院全称
|
|
专 业
|
|
现 学 历
|
|
年级
|
|
学制
|
年
|
入学时间
|
年 月
|
作品全称
|
|
毕业论文题目
|
|
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
常 住 地
联系地址
|
|
邮政编码
|
|
单位电话
|
|
合作者情况
|
姓 名
|
性 别
|
年 龄
|
学 历
|
所 在 单 位
|
|
|
|
|
|
|
|
|
|
|
资
格
认
定
|
学院审核意 见
|
是否为2015年10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各类高等院校中国籍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 是 □ 否
若是,其学号为:
(学院盖章)
年 月 日
|
指导教师意 见
(1名)
|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 是 □ 否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作品全称
|
|
作
品
分
类
|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 之 处
|
|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 义
|
|
学
术
论
文
文
摘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上或报刊上发表、所获奖励及鉴定 结 果
|
|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技术及技术文献的检索 目 录
|
|
申报材料清单(申报论文一篇,相关资料名称及数量)
|
|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作品全称
|
|
作品所属领 域
|
( ) A:哲学 B:历史 C:经济 D:社会 E:法律 F:教育 G:管理
|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 处
|
|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
作
品
摘
要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上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 果
|
|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 目 录
|
|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
主要调查单位及调查数量
|
省(市) 县(区) 乡(镇) 村(街)
单位 邮编 姓名
电话 调查单位 个 人次
|
|
|
|
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3、作品分类请按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
作品全称
|
|
作
品
分
类
|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 结 果
|
|
作品所处阶 段
|
( ) A实验室阶段 B 中试阶段 C 生产阶段
D (自填)
|
技术转让方 式
|
|
作品可
展示的
形 式
|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
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
|
专
利
申
请
情
况
|
□ 提出专利申请
申 报 号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 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 准 号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未提出专利申请
|
C.组织委员会秘书处资格审查与评审意见
组委会秘书处(团委)资格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
评审专家初评等级:
该作品被评为: 等奖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
组委会终评意见:
该作品被评为: 等奖
组委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陇南师专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学院申报作品登记表
申报学院(盖章): 作品总数: 件
序号
|
作 品 名 称
|
申报者姓名
|
班级
|
联系方式
|
合作者
|
指导教师
|
联系方式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
陇南师专首届“丝路杯”大学生课外文学艺术作品竞赛方案
一、竞赛主题
中国梦 丝路情
二、组织机构
1、组委会
主 任:张建辉 王录全
副主任:蒲向明 李晓江 王江红 张明会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竞赛的日常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学校团委,张明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评委会
由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教师组成,具体人员由组委会聘请。
三、作品分类
“丝路杯”甘肃省大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竞赛项目分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两大类。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艺术作品包括:
1、表演类: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曲艺;
2、作品类:作曲、绘画、书法、篆刻、摄影、设计、微电影、新媒体影像作品。
四、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1、2015年10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在专科学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2、每个学院选送参加竞赛的文学作品总数不得超过15件;艺术作品表演类不得超过15件;作品类不超过15件;总数不超过50件。
3、文学作品报送纸质材料及电子版各一份。文稿用word文档,单倍行距,标题用宋体三号粗体字,作者姓名和正文用仿宋小3号字。(所有参赛作品电子版文件命名为作品名并压缩至一张光盘。)
4、艺术作品表演类参赛作品用光盘报送,一类一份。光盘需制作成数据盘,节目视频采用MPG2格式(压缩带宽不低于10M,分辨率1920×1080),使用一个机位全景录制,声音和图像需同期录制。分盘制作,不要将不同类别的节目录制在同一个光盘上。报送的光盘上需粘贴标签注明所在学院名称、节目名称和形式。
5、艺术作品作品类参赛作品不用装裱;在作品背面粘贴参赛标签(附件1)。版画作品按惯例需在画面四周留出空白并署名。随作曲、摄影、微电影、新媒体影像作品提交的电子文件用光盘报送,光盘上需粘贴标签注明作者姓名、所在院校、作品名称。
6、艺术作品原则上不退还作者(大型作品、高成本作品等需要退还的,请提前注明)。
五、参赛作品要求
(一)文学作品类
在限定体裁内自由创作,无字数要求,可报送发表的原创作品。
(二)艺术作品类
1、表演类
(1)声乐,含独唱、合唱、表演唱、重唱等,不得伴舞,表演时间不超过5分钟;
(2)器乐,含独奏、合奏、重奏等,表演时间不超过6分钟;
(3)舞蹈,含独舞、群舞、双人舞或三人舞等,表演时间不超过7分钟;
(4)戏剧,含短剧、小品、戏曲、音乐剧、朗诵剧、歌舞剧等,演出时间不超过12分钟;
(5)曲艺,含相声、评书、京韵大鼓、快板书、琴书、二人转、凤阳花鼓等,演出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作品类
(1)作曲:音乐风格及形式不限,必须是未曾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时长不超过5分钟;作品为钢琴独奏作品;作品的文件格式限定为CD格式。
(2)绘画: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尺寸不作具体要求。
(3)书法、篆刻:尺寸不超过四尺宣纸(69cm×138cm)。
(4)摄影:单张照和组照(每组不超过4幅,需标明顺序号),尺寸均为14英寸(30.48cm×35.56cm)。除影调处理外,不得利用电脑和暗房技术擅改影像原貌。摄影作品需同时报送电子文件(JPG格式,分辨率达到300dpi)。
(5)设计:含平面设计和立体设计。平面设计尺寸不超过对开(54cm×78cm),立体设计尺寸不超过50cm(长)×50cm(宽)×50cm(高)。
(6)微电影:片长不超过15分钟,提交的视频格式统一为DVD格式。作者须保留MOV或AVI格式视频文件。
(7)新媒体影像作品:特指用手机等新媒体终端设备拍摄及用秒拍、微视、美拍等APP应用软件制作的作品,递交作品时需说明采用的制作方式及应用软件。
六、表彰奖励
1、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表演类、艺术作品作品类三类参赛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等次评奖分别约占参赛各类作品总数的2%、8%、20%。
2、竞赛以学院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最高荣誉“丝路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院;另设“优胜杯”2名,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三的学院。
3、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8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6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二等奖。
附件3
陇南师专首届公益创业大赛方案
一、大赛主题
点燃创业激情 共筑公益梦想
二、组织机构
1、组委会
主 任:张建辉 王录全
副主任:蒲向明 何明耀 李晓江 王江红 张明会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竞赛的日常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学校团委,张明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评委会
竞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竞赛组委会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公益人士等组成,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
三、参赛主体
(一)由学院团总支组织并推荐的公益创业项目团队;
(二)公益类、创业类学生社团。
四、竞赛形式
(一)大赛以公益创业小组(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学院限申报1个项目。参赛者结合项目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公益创业小组(团队)。参赛小组(团队)的人数不超过10人(核心成员不超过5人),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队参赛。
参赛队员由学院团总支推荐并组建竞赛团队,校团委对学院团总支推荐上来的队员进行系统培训。竞赛团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公益创业计划书的调研、撰写工作。
(二)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方案需直接或间接地为满足某一社会公共需求而设计,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方案的实施地一般为陇南市内;
2.所有项目必须是大赛所规定的公益创业项目,必须完成设计、制作、撰写程序,提交完整规范的公益创业计划书。并具有较高的创新性、社会效益、可操作性、运营能力和公益性,参赛方案不得抄袭;
3.如果同一项目曾参加过其他比赛或已实施,请事先说明;
4.所有创业计划书要求有文字版、电子版两种。
(三)参赛作品的项目选择
参赛作品可以是以下几种类型:
1.环保(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倡低碳生活减少碳足迹等);
2.教育(文化传承、科普行动、支援乡村教育等);
3.社会发展(社区发展、志愿服务等)。
4.也可以是其他符合要求的类型。
(四)若参赛团队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则取消参赛资格:
1.提交的内容不完整,或提供任何虚假信息;
2.提交的内容违背相关法律、法规;
3.参赛方案缺乏最基本的可行性。
五、竞赛流程
竞赛赛程为2016年3月至10月。具体安排如下:
(一)3月,发布竞赛通知,启动项目报名,各学院团总支组织好相关宣传工作。
(二)4月-5月,组建项目团队并完成初步的社会调研,于5月10日前提交“陇南师专公益创业赛报名表”。
(三)5月31日前,团队完善项目策划书、社会调研和实践材料,提交《公益创业项目书》。
(四)6月上旬,评委会对各参赛团队的《公益创业项目书》进行材料审定、项目分析、书面评审,并评定出15支复赛入围团队。
(五)6月中旬,组织对各入围团队参加公益创业赛复赛,形式为秘密答辩,评定出10支决赛入围团队。入围决赛的团队将获得竞赛组委会提供的启动资金,于暑期开展项目实践、调研及运营等工作。
(六)10月中旬,参赛团队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并提交《公益创业项目书》和《执行总结》,此次提交的材料为决赛评审的书面材料。
(七)10月底,组织各参赛团队参加公益创业赛决赛,形式为公开答辩,评委将结合现场展示、答辩以及提交的书面材料,决定最终的获奖团队。
六、奖励设置
竞赛将评选出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及优秀奖若干项。
七、参赛作品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作品要求
公益创业,指的是个人或团队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以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等为手段,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新型创业组织形式。本届公益创业赛鼓励我校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创建公益组织,以商业运作的模式来做公益,参赛项目应具有公益性、创业性和实践性。参赛项目需满足以上基本要求,不分组别,统一进行竞赛。
1.公益性
参赛者应以公益为目的,基于对社会的充分了解和关注,瞄准当前某一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或支持的社会问题或公益方向进行立项,进而设计方案、付诸行动来加以解决。
2.创业性
(1)参赛项目应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解决瞄准的社会问题或公益方向,应运用组委会配给的相对少量的启动资源,来撬动社会各界的相对大量的发展资源,以完成一项公益项目。
(2)项目成型后,其运行状态应是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某一商业模式不断引入新的资源,使项目可自身维持、可持续发展,单纯“花钱买公益”的方式将不被接受。
(3)赛事将考虑投入资源、吸收资源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比例。
(4)赛事鼓励采用创新性的商业模式。
(5)赛事鼓励具有普适性、可推广性的运作模式。
3.实践性:
(1)项目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可行性,即需要考虑在预定的时间、人力、资源范围内,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设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及目标。
(2)鼓励项目在赛事后继续运行。
(二)注意事项
1.参赛报名要求
(1)以学院团总支或以学生社团为单位报送参赛项目;
(2)各学院团总支至少报送1个项目参赛;
(3)每个参赛团队最多不超过10人,每团队限报1个参赛项目;
(4)竞赛组委会将对参赛作品相关资料在一定范围公开,编入竞赛作品汇编。
2.作品报送时间和办法
(1)团队申报阶段:各参赛团队按要求填报“陇南师专公益创业赛报名表。学院团总支报送的项目应统一填写推荐意见并盖章;学生社团报送的项目应由指导单位填写推荐意见并盖章。各参赛单位应于5月5日前将报名表汇总后统一发送至团委电子邮箱(lnsztw@163.com),纸质材料提交至团委办公室(团委508);
(2)项目申报阶段:团队依据公益创业项目计划书参考结构及项目预期运行情况,制作参赛项目《公益创业项目书》。参赛团队《公益创业项目书》的电子版材料、纸质材料,于5月31日前统一报送到团委电子邮箱(lnsztw@163.com),纸质材料提交至团委办公室(团委508);每团队提交书面材料一式五份。
联系人:张儒奎(18293956622)。
陇南师专首届公益创业大赛报名表
项目名称
|
|
创业性阐述(100字以内)
|
|
实践性阐述
(100字以内)
|
|
公益性阐述
(100字以内)
|
|
团队
主要
成员
|
姓名
|
性别
|
学号
|
年级
|
学院、专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团队负责人联系方式
|
姓名
|
|
学院专业
|
|
电话
|
|
邮箱
|
|
指导教师
|
姓名
|
|
所在单位
|
|
电话
|
|
邮箱
|
|
项目简介
(200字以内)
|
|
学院团总支/
指导部门
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备 注
|
|
填写说明:1. 每个项目填写一份表格,此表可复制;
2. 如参赛团队需说明表中未涉及事宜,请在备注栏中写明;
3. 项目计划书(运营情况报告)另附,单独装订。
公益创业项目计划书参考结构
(一)项目简介(300字左右)
(二)团队简介
1.团队名称; 2.团队目标; 3.团队结构(包括成员简介及分工情况)
(三)项目介绍
1.产品(或服务)特性; 2.产品(或服务)与已有产品对比
(四)公益性
1.社会问题描述; 2.受益群体
(五)商业模式
1.启动资金来源; 2.盈利模式
(六)市场分析
1.市场调研及分析(或计划)
(1)国内市场; (2)国外市场; (3)竞争分析; (4)初期市场
2.市场发展战略
3.预计最大市场规模
(七)财务分析
1.所有权结构; 2.预计初步稳态经营模式下资金流
(八)实践初步安排
(九)附 录